快速发布求购| | | | | 加微群|
关注我们
本站客户服务

线上客服更便捷

仪表网官微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|
客户端
仪表APP

安卓版

仪表手机版

手机访问更快捷

仪表小程序

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


您现在的位置:仪表网>热电偶>资讯列表>研究天坑群演化真相 分析技术应紧跟步伐

研究天坑群演化真相 分析技术应紧跟步伐

2019年12月19日 08:36:22 人气: 19916 来源: 仪器网
  【仪表网 仪表产业】我国国土幅员辽阔,广纳山川河海,因而地貌形态的种类也丰富多样。不仅山地、盆地、丘陵、平原、高原、沙漠等基本地形比比皆是,而且也有着众多的峰林、石林以及溶洞等多种喀斯特地貌。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喀斯特地形面积多达200万平方公里,因其地带性等特点,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,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。
 
  前端时间,科研人员在进行实地科考时,新发现了位于我国广西那坡县城厢镇和龙合乡的19个天坑群。这是我国境内继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、陕西汉中天坑群之后,发现的又一个大型天坑群。据我国自然资源部岩溶所的工程师张远海而言,它也是截至目前发现的北回归线以南规模大、数量多的一个天坑群,以这个区域性特征来看,它具有不可估量的科研价值。
 
  天坑又名“龙缸”、“石院”等,是碳酸盐岩在地下河长期冲刷下,形成洞穴后崩塌而成的一种罕见的地质现象,其具有巨大的容积,岩壁陡峭且圈闭,通常发育在厚度巨大、地下水位很深的可溶性岩层中。天坑底部通常与地下河系统连接,是较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,形成期约在50万年左右。在汉中天坑群发现之前,发现并确认的天坑约有130个。
 
  我国广西、贵州、四川、云南以及陕西等地曾先后发现多个天坑群。其中乐业天坑群和陕西汉中天坑群是规模较大的两处。1998年,我国科研人员在广西乐业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了乐业天坑群,并利用GPS地球卫星测量仪等设备对这一地质景观进行了观测,发现天坑底部分布着几十万平方米的原始森林,包含大量珍贵动植物品种。随后在2016年,陕西汉中天坑群的发现引起了地质学者和专家的广泛关注。
 
  据了解,天坑的形成与水文和地质过程及含水层的演变有密切联系。对天坑形成和演化过程及分布的研究,不仅有助于人类更加深入地认识喀斯特地形溶蚀、侵蚀以及崩塌作用的机制,而且其形成的圈闭化形态对生物多样性等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。
 
  由于大型天坑群主要分布在我国,所以国内学者对其的研究要更加深入和全面。事实上,我国科研人员对天坑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,了解也非常有限。但近年来,天坑群的不断发现也受到更多科学家的关注,推动了天坑研究的进程。
 
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天坑的观测研究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。在研究过程中,通过遥感观测、无人机航拍、洞穴探测、地质调查、水文调查、洞穴古环境分析、年代学测试、生物多样性研究等分析方法,不仅可以准确探知天坑演化进程、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,而且还能研究其内部生物多样性、污染物判别、旅游价值评估等。
 
  天坑作为不可再生的独特资源,其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、生物以及旅游开发意义,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利用,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将会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。
 
  (资料来源:中科院、百科)
全年征稿/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:ybzhan@vip.qq.com
版权与免责声明
1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仪表网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仪表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"来源:仪表网"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3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4、合作、投稿、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,请联系本网。

企业推荐

更多
联系我们

客服热线: 0571-87759942

加盟热线: 0571-87756399

媒体合作: 0571-87759945

投诉热线: 0571-87759942

关注我们
  • 下载仪表站APP

  • Ybzhan手机版

  • Ybzhan公众号

  • Ybzhan小程序